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2022-08-01 10:33
幫寧工作室
關注

它將如何徹底改變一切?

編譯 | 楊玉科

編輯 | 葛幫寧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報告提出,2022年上半年,元宇宙一詞在監(jiān)管文件中出現了1100多次,而去年只出現了260次。過去20年里又如何?這個詞總共才出現不到十來次。

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似乎各大公司高管都認為有必要提及元宇宙,以及相對于競爭對手來說,他們公司的能力如何能夠更加適配元宇宙。但似乎沒有人能解釋清楚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或者確切地說,他們將建立怎樣的元宇宙?

企業(yè)高管們似乎也對這個新平臺的一些基本方面存在分歧,包括虛擬現實頭盔、區(qū)塊鏈和加密貨幣的重要性,以及元宇宙究竟會在何時到來(現在已到來、也許很快到來,或是幾十年后才會到來)。

不過,這些因素并未妨礙他們投資的熱情。

關于Facebook更名為Meta,以及公司每年在元宇宙計劃上損失100多億美元已有諸多報道。不過,全球另外6家規(guī)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英偉達、騰訊——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各自元宇宙計劃。

這些巨頭們正在紛紛進行內部重組,改寫職位描述,重新構建產品,準備推出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產品。

今年1月,微軟宣布了大型科技公司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斥資750億美元收購游戲巨頭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為構建元宇宙提供組件。麥肯錫估計,今年前5個月,企業(yè)、私募股權公司和風險投資家共投入約1200億美元的元宇宙相關投資。

截至目前,上述幾乎所有工作對普通人都不可見。就像我們看不到元宇宙本身一樣,F實中也沒有真正能購買到的元宇宙產品,在損益表中也找不到“元宇宙收入”。

事實上,就元宇宙曾經存在的程度而言,它似乎已經來了,又走了。加密貨幣市場已然崩潰。Facebook市值也是如此,公司改名為Meta之初,市值高達9000億美元,但現在只有約4450億美元。

今年,視頻游戲銷量下降近10%。部分原因在于,隨著疫情結束,許多人邁出了家門。

對很多人而言,元宇宙概念的爆發(fā)似乎是一件好事。最大科技平臺已對我們的生活,以及現代經濟的技術和商業(yè)模式產生巨大影響。顯而易見,今天的互聯網存在諸多問題,既然如此,何不在進入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所說的下一代互聯網之前,解決這些問題呢?

答案其實就隱含在問題本身上。元宇宙這個詞已經存在30年,但其概念已有近一個世紀歷史,如今在我們身邊逐漸成形。

每隔幾十年,就會發(fā)生一次平臺性變革。比如,從大型計算機到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轉變,以及隨后向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演變。

一個新時代一旦形成,誰來領導它,自己如何領導它,很難顛覆。但在兩個時代之間,這些東西通常會發(fā)生變化。如果我們希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那么,我們必須像那些投資建設它的人一樣,積極去塑造元宇宙。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我們如何理解并感知元宇宙?元宇宙將如何徹底改變一切?馬修·鮑爾(Matthew Ball)在其新書《元宇宙:以及它將如何徹底改變一切》中進行了深度剖析。

馬修,早期風險基金Epyllion首席執(zhí)行官,亞馬遜工作室前全球戰(zhàn)略主管,曾為《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和彭博社撰稿。其元宇宙文章經常被Epic Games(游戲公司)、Facebook等公司領導人引用。

以下是對新書核心觀點摘要,幫寧工作室略做編輯。

01.

五問元宇宙

一問:我們如何理解元宇宙?

過去一個世紀,我們經歷了三個核心計算和網絡時代。第一個是大型主機時代,始于1950年代,一直持續(xù)到1970年代。第二個是個人計算和互聯網時代。第三個是移動和云時代,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通常被認為始于2005年。

元宇宙應該被理解為第四個計算和網絡時代。通過觀察前三個時代的變化和融通,可以讓我們理解元宇宙的重要性。

首先,每個新時代都能讓老問題首次得到解決,同時還能暴露出細微差別。

其次,最重要的是,它改變了訪問計算和網絡資源的人——地點、時間、原因和方式,這對理解元宇宙至關重要。

第三個時代(移動和云時代)將原本鎖在書房和起居室,偶爾用來上網的計算設備,轉變?yōu)橐粋隨時陪伴在我們身邊的設備。這種創(chuàng)新并不在于它的技術聯結,更多在于它如何改變我們上網的行為,以及我們何時使用計算機設備的方式。

第三,導向其融通的屬性。每個時代都會產生新公司,利用新技術、新行為、新案例和需求,走向經濟最前沿。

第四,與經濟相關聯。每一波浪潮都會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以及數字在全球經濟中所占份額。因此,每一次浪潮都比之前的時代更有價值,也來得更快。

聯合國估計,當前數字經濟約占世界GDP的20%,或18萬億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銀行預計,到2032年,元宇宙將為全球經濟貢獻8萬億~13萬億美元。相當于元宇宙占全球GDP比例又增加10%,代表未來幾年會實現20%~40%的增長速度。

英偉達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認為,到2050年底,世界經濟一半以上將來自元宇宙,或由元宇宙驅動。

二問:我們如何感知元宇宙?

元宇宙經常被描述為3D版互聯網。當今世界,3D將目前幾乎所有數字體驗提升到另一個維度,從根本上支撐我們周圍的物理世界。

為什么3D如此重要?為什么這一進步可能會為全球經濟貢獻數萬億美元?做這種預判的一個核心原因是,作為人類,幾千年來,我們并沒有進化到用2D方式與他人交換信息和內容。我們的生活圍繞1D的想法違反直覺。事實上,它被認為阻礙了許多核心用例在當今經濟中的應用。

以醫(yī)療和教育為例,這是世界上最昂貴、最重要的兩個領域,尤其在美國經濟中,這兩個領域長期以來一直拒絕被數字時代顛覆。

我們相信,推進3D沉浸式空間、模擬的發(fā)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醫(yī)療和教育領域。動態(tài)捕捉技術可以增強研討會的效果,傳感器可以實現遠程物理治療和診斷。

在教育領域,想象我們不再用紙漿、小蘇打和醋來建造一座火山,而是在原子層建造一座火山,攪動巖漿,而學生們在虛擬教室里觀看。

為更好地理解物理學,我們可以不僅在地球上,而且在金星、火星和月球上,建造一個魯布·戈德堡機器(復雜的機器組合)。動漫《神奇校車》不再是娛樂,而是一場體驗。

3D將在多大程度上增強和改變我們周圍的世界,目前很難知道。但我們對元宇宙的理解應該是,要相信,我們在生活中的存在——時間、休閑、友誼、財富和幸!紝⒋嬖谟谔摂M3D空間中。

三問:什么不是元宇宙?

其一,元宇宙不是沉浸式虛擬現實。

它既不是Oculus VR頭盔,也不是一種AR設備。這些設備可能是訪問元宇宙的最佳、首選或最常見方法,但它們不是元宇宙本身,也不是元宇宙必需的。它們只是一條訪問路徑。

打個比方,比如APP并不代表移動互聯網。當然,我們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訪問移動互聯網,或者只使用音頻,可以通過與Siri說話來訪問移動互聯網。

其二,元宇宙不是Roblox(多人在線創(chuàng)作游戲)、Minecraft(我的世界,沙盒游戲)或其他任何游戲。

這些都是虛擬世界或平臺,可能是元宇宙的一部分,但不是元宇宙本身。比如,我們知道蘋果和谷歌并不代表互聯網,它們只是互聯網的水平和垂直平臺。

其三,元宇宙不是Web3、加密貨幣或區(qū)塊鏈。

這是一些法則和/或技術,可能與元宇宙相關,也可能與它無關,但它們并不是元宇宙。作個類比,社交和SQL數據庫不是整個互聯網或計算,即使它們對后兩者都很重要。

其四,元宇宙并不是互聯網的徹底改革。

它并不會取代所有移動模式、設備、軟件和行為等。請注意,手機并沒有取代互聯網,并沒有取代個人電腦設備,而是作為它們的補充。

現在已經是2022年,我們仍然在做很多事情,就像在移動和云時代所做的那樣。我寫書時使用一臺物理連接互聯網電腦,盡管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移動設備上。

其五,元宇宙不是對未來的全面展望。

1990年代,在專家和倡導者所知的互聯網技術定義中,沒有任何一部分描述何時建造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并盈利。因為創(chuàng)新是遞歸的,一種技術出現,會引導新的行為和用例,這些行為和用例會用新技術來解決。

在1990年代,我們無法知道Ins(交友軟件)和Snapchat Stories(聊天軟件)會主宰今天的世界,也無法預測TikTok(抖音國際版)對Billboard(單曲排行榜)的影響力,以及這個最大社交網絡(一開始只是一款名叫“靚不靚”的大學交友軟件)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政治周期。

四問:現在,我們?yōu)槭裁匆P注元宇宙?

如果說元宇宙還沒有到來,為什么它對2022年的普通人竟如此重要?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回顧一下互聯網歷史。

互聯網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技術之一。人們很容易忘記互聯網那個奇葩但重要的起點,它并非來自企業(yè),而是來自政府和公共研究實驗室。它其實是作為一種公共產品而建立,目的是協作,而不是用于數據收集、廣告或銷售小部件。

這使得互聯網成為一股正向力量——這就是為什么它創(chuàng)造了數百萬家公司,為什么它使全球信息民主化,為什么它為這么多被剝奪權利的個體提供了一個擴音器。

我們可以想象另一種情況:假設互聯網協議是私人所有,你在互聯網上使用什么,如何使用,以及使用哪種技術,是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技術公司或設備制造商支付費用。

盡管互聯網起源是一種公共產品,但大型科技公司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控制得越來越多——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如何做,以及我們支付的費用等。利用元宇宙,這種力量將進一步增強。

我們應該把元宇宙看作未來的操作系統(tǒng)。這意味著,會有人為我們的平行世界編寫程序。

2006年,Epic Games(當今元宇宙的領導者之一)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警告道:“元宇宙將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加普遍和強大。如果一個中央公司控制了它,他們將變得比任何政府都更強大,成為地球上的神。”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說法有點夸張,類似于有人認為,元宇宙將占全球經濟的一半。但我們仍應留意這一信息。互聯網起源于政府,因為它是唯一一個有雄心、有資金、有資源創(chuàng)建它的組織。

但對元宇宙來說就不一樣了,因為元宇宙將從私營企業(yè)中產生。它們是唯一一個有資源建設它的部門,更不用說它們更強的動機和愿望了。

然而,每一波計算變革的本質也說明,一切都沒有定案。這意味著我們——作為用戶、消費者、投票人和開發(fā)者——擁有影響力。

我們可以決定哪些公司會贏,哪些公司會引領我們走向未來;用什么樣的商業(yè)模式,什么樣的理念,以及誰來主管。所以,為什么元宇宙對今天的普通人如此重要?因為我們才是選擇我們想要的未來的主體。

五問:元宇宙是反烏托邦嗎?

元宇宙是一個反烏托邦的想法,只有尋求未來技術的資本家才感興趣嗎?它是一種善的力量,還是惡的力量?當元宇宙到來時,我們會高興嗎?我們該高興嗎?

這些都是公平的、可以理解的、重要的問題。畢竟,元宇宙這個術語來自于1992年的經典反烏托邦科幻小說《雪崩》。在《雪崩》中,作者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沒有給出明確判斷,盡管他肯定地表示,元宇宙讓我們周圍的世界變得更糟。

20世紀的虛擬模擬歷史得出了類似結論,最著名的是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神經漫游者》。

不過,我們不應該糾結在元宇宙以及同類想法如何在科幻小說中被描述。畢竟,刺激劇情是大多數小說的基調,而人類刺激劇情支撐著大多數戲劇,烏托邦往往不會產生太多人類刺激。

相反,如果我們關注最接近元宇宙的虛擬世界和平臺,比如Roblox或“我的世界”,或其前身如Second Life(第二人生)、Mud和Mush(1970年代),就會發(fā)現不同的想法、對立和集中的設計原則。他們追求的不是征服,而是自我實現、領悟、表達、創(chuàng)造和個性。

這并不意味著元宇宙沒有問題。我們已經步入社交、移動和云時代15年,還有許多未解決的挑戰(zhàn)。數據權利、數據安全、數據素養(yǎng)、濫用、騷擾、毒害、幸福、平臺權力、平臺監(jiān)管、錯誤信息、激進化……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在元宇宙中,這些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復雜。我們今天擁有的許多答案將不再適用。

我相信,元宇宙馬上就要到來。通過投影顯示、增強現實設備模擬和增強生活一定會實現。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感知到它,但它對社會的貢獻是什么,它將如何作用于社會,這將取決于我們。

02.

元宇宙的未來

元宇宙的未來是怎樣的?

我們可以將元宇宙想象成一個平行的虛擬存在平面。它跨越了所有數字技術,甚至會控制大部分物理世界。這種結構有助于解釋,另一種關于元宇宙的常見描述,即把元宇宙視作3D互聯網。

這就說明了為什么建立元宇宙非常困難,但仍然值得的原因。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互聯網,幾乎覆蓋了每個國家、40000個網絡、數百萬個應用程序、超過1億個服務器、近20億個網站,以及數百億臺設備。

每一種技術均可連通,且一致地交換信息!霸诰W上”找到對應產品,共享在線賬戶系統(tǒng)和文件(JPEG、MP4、一段文本),甚至相互鏈接(想想新聞出版商如何鏈接另一家媒體的報道)。

近20%的世界經濟被認為是“數字化”經濟,其余80%經濟中,大部分也都在互聯網基礎上運行。

盡管互聯網有彈性、覆蓋面廣,且功能強大,但它的建立并不是為了實現大量參與者的實時互動體驗,尤其是在三維成像方面。

相反,互聯網的初衷主要是,為了能夠復制靜態(tài)文件(如電子郵件或電子表格),并將文件從一個設備發(fā)送到另一個設備,這樣就可以獨立、異步地審查或修改文件。

這也是為什么即使在“流媒體戰(zhàn)爭”(Streaming Wars)和市值數萬億美元大型科技公司盛行的時代,兩人之間簡單的視頻通話也會如此不可靠的部分原因(在線多人游戲居然還能運行,堪稱奇跡)。

此外,3D信息的文件格式或慣例尚未形成共識,亦無虛擬世界中交換數據的標準系統(tǒng)。我們也缺乏計算能力來完成想象中的元宇宙。

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需要許多新設備,不僅僅是虛擬現實眼鏡,還有全息顯示器、超聲力場發(fā)生器,以及聽起來很詭異的肌肉電信號捕捉設備。

我們事先無法確切知道,3D互聯網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就像我們曾經不了解互聯網價值一樣。但我們確實對答案有一些看法。

隨著互聯網連接和計算機處理器的改進,我們已經從單一文本轉向原始網頁和網絡博客,然后是在線個人資料(如Facebook頁面),以及基于視頻的社交網絡、表情符號和過濾器。

我們在網上產出的內容量,已經從每周幾篇留言板帖子、電子郵件或博客更新,增長到覆蓋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多媒體內容流。

這種趨勢下,下一個演變可能是,形成一個長期存在的“活生生的”虛擬世界。它不再是我們生活的信息記錄(如Instagram),也不是我們的交流工具(如Gmail),而是一個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而且是一個3D世界(因此,人們會關注沉浸式VR頭盔和虛擬形象)。

目前,每天有近1億人登錄Roblox、Minecraft和Fortnite Creative。這些平臺運營著數千萬個相互連接的世界,支持統(tǒng)一的虛擬身份、虛擬商品和通信套件,支持從現有大多數設備上訪問這些平臺。

人們在這些平臺上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休閑——玩游戲、聽音樂會等。但我們也看到,人們開始深入其他領域。

教育是長期以來期望被數字時代改造的一個類別,但迄今為止卻一直在抵制元宇宙。自1983年以來,高等教育成本增長超過1200%。而同期,美國醫(yī)療保健和服務費用增幅排名第二,增幅只有教育的一半。

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是,真實東西需要的資源并不比幾十年前少。而且,轉移到遠程計算機屏幕上時,我們會失去什么?人與人之間的眼神交流、親自動手實驗和使用設備,這些都不是Zoomschool、YouTube視頻和數字多項選擇所能取代的。

在元宇宙中,“神奇課堂”成為可能。幾十年來,學生們通過觀看老師扔下羽毛和錘子的速度,然后看到阿波羅15號指揮官大衛(wèi)·斯科特(David Scott)在月球上做同樣動作的錄像,從而理解重力概念(它們以相同速度下落)。

這樣的演示不需要消失,但可通過創(chuàng)建精心設計的虛擬Rube Goldberg機器進行補充。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類似地球的重力條件下,在火星上,甚至在金星高層大氣的硫磺雨中進行測試。

不同于我們在馬里奧卡丁車中馳騁蘑菇王國,我們無需去解剖一只青蛙,就能了解它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無論學校地理位置如何,或者學校董事會擁有資源如何,在元宇宙中,所有這些都可以實現。

2021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外科醫(yī)生使用增強現實頭盔,進行了該院有史以來首例活體病人手術,為外科醫(yī)生提供了病人內部解剖的交互式顯示。手術操刀醫(yī)生蒂莫西·威瑟姆(Timothy Witham)博士,同時也是該醫(yī)院脊柱融合實驗室負責人,將這臺手術比作“擁有GPS”的手術。

這一參照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經常認為,元宇宙會取代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比如戴上虛擬現實頭盔,代替使用智能手機或看電視。但是,我們不是用GPS代替汽車,而是用GPS來輔助駕駛汽車。

2021年早些時候,谷歌發(fā)布Project Starline設備。該設備使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十幾個深度傳感器和攝像頭,以及基于織物的多層光場顯示器。無需使用混合現實防護眼鏡,就能創(chuàng)建3D全息視頻。

谷歌表示,與傳統(tǒng)2D視頻通話相比,其Starline技術可使眼神交流增加15%,非語言交流(手勢、點頭、眉毛動作等)增加25%~50%,使整個對話的可記憶度提高30%。很少有人喜歡Zoom,也許我們的一些不滿,可通過增加另一個維度來緩解。

基礎設施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香港國際機場在設施上運行實時“數字孿生”,允許機場運營商使用實時3D模擬,來確定乘客和飛機導航方向。

耗資數十億美元,歷時數十年的城市項目,紛紛使用這些技術,來確定某棟建筑可能會如何影響交通流量和應急響應時間,或者其設計將如何影響當地公園在特定日期的溫度和陽光。

這些大多是不相干的模擬。下一步,把它們轉移到網上——就像從離線的微軟Word文檔,轉變成基于云的協作文檔,把世界變成一個數字開發(fā)平臺。

03.

第四個時代

對整個社會來說,元宇宙究竟意味著什么尚不清楚。一些人看到數十億美元流入一個如同游戲般的計劃,這讓他們產生了可以理解的猶疑。

如前所述,我們可以將元宇宙視為計算和網絡的第四個時代。每個時代都改變了訪問計算和網絡資源的人、時間、地點、原因和方式。這些變化的結果帶來深遠影響,但對這方面的具體預測卻很難做到。

即使是移動互聯網的最堅定信奉者,也曾一度努力預測——“更多人由于更多原因而更頻繁地上網”之外的事情。對數字網絡有深刻的技術了解,并不能照亮未來,在研發(fā)方面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也于事無補。

回首來看,諸如Facebook、Netflix或亞馬遜AWS云計算平臺等服務顯而易見,但在當時,它們的商業(yè)模式、技術、設計原則等都不被看好。我們應該認識到,混亂、融合和不確定性是顛覆發(fā)生的先決條件。

不過,仍有一些具體問題可以澄清。元宇宙經常被錯誤地描述為沉浸式虛擬現實頭盔,如Meta Quest(née Oculus VR),或增強現實眼鏡。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例子是谷歌眼鏡。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可能成為訪問元宇宙世界的首選方式,但它們并非就是元宇宙本身。

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并非一回事,元宇宙也并非Roblox、Minecraft、Fortnite或任何其他游戲平臺。相反,這些虛擬世界或平臺很可能成為元宇宙世界的一部分,猶如Facebook和谷歌是互聯網的一部分。

出于類似原因,我們應把元宇宙看作一個整體,正如我們將互聯網說成the Internet,而非an Internet一樣(就我們今天識別不同互聯網的程度而言,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區(qū)監(jiān)管的差異)。

另一個常見概念,是元宇宙和Web3、加密和區(qū)塊鏈之間的融合。這三者可能會成為發(fā)揮元宇宙潛力的重要部分,但它們僅僅是原理和技術。事實上,許多元宇宙領跑人仍在懷疑,加密貨幣是否還有未來?

元宇宙不應被認為是對互聯網的徹底改革,也不應被認為將取代所有移動模式、設備或軟件。元宇宙將產生新的技術和行為,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拋棄自己喜歡的東西。

我仍然在個人電腦上寫作,而且這可能仍是長篇大作的最佳創(chuàng)作方式。今天,即使大多數互聯網流量都產生和終止于移動設備,但幾乎所有流量都通過固定線路電纜傳輸,使用的還是1980年代設計的互聯網協議套件。

元宇宙尚未到來(即使一些高管聲稱,元宇宙已經到來,或者至少即將到來)。同時,轉型并沒有經歷“開關按鈕”般的突變(比較明顯的界限)。

我們今天身處移動時代,而第一次蜂窩網絡呼叫發(fā)生于1973年,第一個無線數據網絡誕生于1991年,智能手機出現在1992年。以此類推,直到2007年iPhone出現。雖然不可能說元宇宙發(fā)展始于何時,但顯然,元宇宙正在發(fā)展之中。

2021年年中,就在Facebook公布其有意發(fā)展元宇宙計劃的前幾周,《堡壘之夜》開發(fā)商Epic Games首席執(zhí)行官兼創(chuàng)始人蒂姆·斯威尼,在推特上發(fā)布1998年版游戲《虛幻》預發(fā)布代碼。他說,玩家“可以進入門戶網站,穿梭于不同世界之間……他們之間沒有戰(zhàn)斗,可以站在一個圈子里聊天”。

這些體驗當時并沒有掀起波瀾,原因很多——當時在線的人太少,創(chuàng)造世界的工具太難使用,能夠支持它們的設備太過昂貴和笨重等!拔覀儗υ钪娴目释蓙硪丫谩睅追昼姾,斯威尼補充道,但只是在最近幾年,我們才將大量工作迅速聚集起來。

元宇宙本身也不是“反烏托邦”的存在。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雪崩》之前,諸如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游者》(1984年)和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的《關于泡泡世界的紛擾事》(1953年)等著作,同樣給讀者留下一種元宇宙使現實世界惡化的感覺。

大多數小說來源于戲劇,但烏托邦小說很少成為流行故事的背景。自1970年代以來,大量“元宇宙原型”橫空出世,這些原型并非以征服或牟取暴利為中心,而是著重于合作和創(chuàng)造。

每隔10年,這些元宇宙世界的現實性就會得到改善,其功能、價值和文化影響也會隨之改善。

04.

塑造元宇宙

幾十年來,政府研究實驗室、大學以及獨立技術專家和機構的工作,奠定了今天的互聯網基礎。其中,大多數非營利組織通常專注于建立開放標準,這有助于他們共享服務器之間的信息。而且,這樣做更容易在未來的技術、項目和理念上進行合作。

這種方法可以帶來諸多好處。任何人均可通過任何設備,在任何網絡上以低成本或零成本訪問或構建互聯網。

所有這些都沒有阻止企業(yè)在互聯網上獲利,或者通過付費墻或專有技術建立封閉體驗。相反,正是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更多公司得以建立,進而接觸到更多用戶,實現更大利潤。同時,也防止了互聯網出現之前的巨頭(關鍵是電信公司)控制互聯網。

開放性也是為什么人們認為,互聯網實現了信息民主化的原因,同樣也說明了為什么當今世界上,大多數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都在互聯網時代創(chuàng)立(或重生)。

不難想象,如果互聯網由跨國媒體集團為銷售小工具、提供廣告服務,或獲取用戶數據以獲利而創(chuàng)建,那么,互聯網將何等不同。

企業(yè)互聯網只是目前對元宇宙的期望;ヂ摼W誕生時,政府實驗室和大學實際上是唯一擁有計算人才、資源和雄心,以建立“網絡之網”的機構,而營利部門很少有人能想象到其商業(yè)潛力。

但這些情況都不適用于元宇宙。相反,元宇宙由私人企業(yè)開創(chuàng)和建立。

元宇宙將是一個平行的存在面,位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之上,并將兩者結合起來。因此,控制這些虛擬世界及其虛擬原子的公司,將比當今引領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公司更具有市場主導地位。

元宇宙也因此使當今數字存在的許多難題變得更加尖銳,如數據權利、數據安全、錯誤信息和激進化、平臺權力和用戶幸福等。因此,在元宇宙時代領先的公司理念、文化和優(yōu)先考慮,將有助于決定未來是比我們當下更好還是更糟,而不僅僅是更虛擬,抑或更有利可圖。

隨著全球最大公司和最雄心勃勃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紛紛進軍元宇宙,我們身為用戶、開發(fā)者、消費者和投票人必須明白——我們仍然有能力決定我們的未來,也有能力改變現狀,但前提是,我們現在就得采取行動。

誠然,元宇宙似乎令人生畏,甚至是徹頭徹尾地讓人感到恐懼,但這一變革時機正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可以借此機會讓人們團結起來,改造抵制顛覆的行業(yè),共同建立一個更加平等的全球經濟體系。

正如19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互聯網一樣,關于未來的很多事情都不確定。但是,我們可以了解元宇宙可能如何運作以及背后原因——哪些經驗可能在什么時候可用,及其原因和運用對象;什么可能出錯,什么必須正確。

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塑造未來,就像大型科技公司當下和未來的做法一樣。正如高管們經常提醒我們的那樣,這關系到數萬億美元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這關系到我們的生活。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Next Big Idea、Ideas Technology報道,作者Matthew Ball,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標題 : 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