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百模大戰(zhàn),誰是下一個ChatGPT?

2023-04-15 09:58
光錐智能
關注

02 不要重復造輪子,但大家都想當輪子

“基建狂魔”的稱號在大模型上再次得到驗證。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發(fā)布的AI大模型產品已經發(fā)布了5個,而這之后,還有5個AI大模型產品正在趕來的路上。

模型大亂斗已經開始。

大部分國內的大模型能力都在GPT-2的水平上,但關注度卻遠遠高于GPT-2推出時,這就造成了一種尷尬的局面——明知道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但卻不得不積極地在推進模型發(fā)布,似乎稍微晚一點就會錯過整個市場。

的確,無論是市場還是技術本身,都在要求企業(yè)更快地將大模型推向市場。

從技術上講,越早進入市場就能越早地獲得用戶的使用數(shù)據(jù),進而推動模型優(yōu)化迭代。從市場角度而言,當國外AI大模型與產業(yè)結合帶來更高效率的同時,國內企業(yè)也存在同樣的需求。

比如目前,光錐智能向多個SaaS公司調研發(fā)現(xiàn),幾乎都已經接入GPT-3.5,目前在同步測試文心一言中。

而對于推出大模型的企業(yè)來說,這個時候搶占市場先機就變得尤為重要。

某頭部機構負責AI的投資人告訴光錐智能,“中國現(xiàn)在被排除在ChatGPT生態(tài)之外是非常危險的!

他認為,雖然應用層存在更大的創(chuàng)業(yè)機會,但應用層的所有應用卻都依賴于大模型而存在。就像PC互聯(lián)網時代,所有的桌面應用都基于Windows開發(fā),而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所有APP又都基于Android或iOS系統(tǒng)一樣,在模型即服務的時代,也需要出現(xiàn)一些“操作系統(tǒng)”級別的底層大模型。

目前國外GPT-4已經明確可以成為這樣的存在,但國內還沒有相應的大模型出現(xiàn)。因此,在底層大模型的格局還未明朗的情況下,一旦大模型的市場格局發(fā)生變化,建立在大模型之上的應用也將付之東流。

這也成為許多投資人不愿意現(xiàn)在就下場的原因,他們想讓這個市場再跑一跑,等待一個明確能夠成為“操作系統(tǒng)”級別的底層大模型出現(xiàn)。

所以,無論是百度還是阿里,在推出大模型之后,第一件關心的事就是——是否有更多企業(yè)能夠達成合作。

比如,在2月份明確文心一言推出計劃后,百度就開始積極推進不同行業(yè)的企業(yè)接入文心一言,到3月16日百度發(fā)布文心一言時,已有超過650家企業(yè)宣布接入文心一言生態(tài)。而在4月7日,阿里官宣“通義千問”之后,第一件事也是向企業(yè)開放測試邀請。

如今國內的AI大模型正處在競爭“誰能成為底層操作系統(tǒng)”的階段,各家積極推出自己的大模型,開放內測,引導企業(yè)入駐,一個核心目標就是圍繞大模型建立起自己的模型生態(tài)。

這是大廠能否在下一個時代繼續(xù)成為大廠的關鍵。下一個AI時代的船票并不是大模型,而是圍繞大模型建立起來的生態(tài)。

因此,即便所有人都在口口聲聲表示不要重復造輪子,不要浪費資源建立一個同樣的大模型,但機會當前,所有人都在重復造輪子。

但如今從百度到阿里,再從華為到商湯,底層大模型的戰(zhàn)爭也才剛剛剛開始,畢竟不只是像騰訊、字節(jié)這樣的科技巨頭,還有像王小川、王慧文、李開復等創(chuàng)業(yè)大佬也在虎視眈眈。

王小川、王慧文都先后入駐搜狐網絡科技大廈,五道口似乎又恢復了之前的榮光。

畢竟,許多人都感覺到,“這是一次文藝復興”。

到目前為止,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玩家還沒有完全下場,但底層大模型的“百團大戰(zhàn)”卻已經一觸即發(f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