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華晨能否絕境重生?

沒寶馬,華晨陷入泥濘

華晨中國的2019年財報縱然好看,但如果將華晨寶馬的扣除出去就會發(fā)現(xiàn)其它板塊都處在一個拖后腿的狀態(tài),輕型客車、MPV以及汽車零部件銷量的不盡如人意,使2019年凈利潤虧損達到10.64億元。

縱觀近些年華晨汽車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xiàn),大體呈現(xiàn)出拋物線的軌跡。2013年是它的頂峰時期,當年銷量超過了20萬輛。2014年和2015年處在一個波動期,也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后華晨汽車自主品牌的銷量基本就處于逐年遞減的狀態(tài),到了2019年年度銷量已經不足5萬輛,不難看出華晨寶馬對于整個華晨汽車的整個發(fā)展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今年第一季度,華晨中國股價繼續(xù)下跌,下滑6.07%,報收6.22港元/股,總市值313.82億元。不難看出即便利潤收入表現(xiàn)良好也并不能改變股價下跌的事實,并且這更能體現(xiàn)寶馬對于華晨來說的不可替代性。華晨寶馬目前擁有兩座世界級的整車工廠和一座動力總成工廠,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但是由于股權變更的發(fā)生,華晨寶馬在2022年后或將淪為“代工廠”。

華晨是如何走到如今這一步的?

手握王牌的華晨為何會淪落到如今的慘淡境界呢?深究原因會發(fā)現(xiàn),是華晨自己沒把這副好牌打得漂亮,F(xiàn)如今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競爭水深火熱,自主與合資,國產與進口,民營與國企,各方力量都此消彼長,對于華晨汽車來說,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實現(xiàn)與寶馬的合作之后,華晨憑借這個實力雄厚的靠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后便慢慢舍棄了對于自主研發(fā)的部分。

長此以往,華晨汽車的自身研發(fā)能力不斷被忽視和弱化,華晨汽車原董事長祁玉民在接受采訪時曾形容過自己心目中的好產品,是保時捷調校的底盤,意大利搞的內飾,寶馬合作的發(fā)動機,三大資源的整合?恐昂密嚴砟睢痹燔嚨倪壿嬋A晨確實也有過高光時刻,但是沒有自主研發(fā)能力,產品可靠性欠佳,這些高光時刻都無法長久,帶來的結果也只能是華晨的自主品牌慢慢被市場邊緣化。

淪落的源頭還是在于,在嘗到通過寶馬帶來的甜頭之后,華晨把整個發(fā)展的重點放在了帶來利潤最多的寶馬身上,可是不實現(xiàn)自身強大,自主品牌的未來堪憂,更別提能留住寶馬這棵“搖錢樹”了。隨著去年掌舵華晨13年的前董事長祁玉民宣布退休,如今華晨就變得更加“低調”甚至被大眾慢慢遺忘。

華晨汽車能否絕處逢生?

負重前行的華晨雖腳步緩慢,可仍然在向前努力,在閻秉哲剛接任華晨汽車董事長時,仍主張通過合作來實現(xiàn)共贏,他表示“我們共同把合資企業(yè)這個蛋糕做大,使中方股份分紅收益不會因股權的變化減少,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共贏的范例!

縱使合作共贏能帶來轉機,但是想要翻盤就要找到要害所在,要明確的一點是股比調整并不是拉跨華晨的致命一擊,華晨目前翻身仗難打的局面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寶馬與華晨聯(lián)手之時曾給華晨提供過很多支持,但是華晨并沒能把優(yōu)勢放大并利用在自身的品牌發(fā)展之中,一方面技術積累薄弱另一方面產品結構跟不上市場變化。

其實對于華晨來說,哪怕沒有失去“寶馬”這個強大的靠山,華晨也該“放手”,過于依賴外界力量只會讓自己迷失,未來努力的方向也不能缺失對于自主品牌和自身發(fā)展的把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