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發(fā)布L4級自動駕駛方案,Momenta打算如何賺錢?

2020-07-08 17:37
億歐網
關注

附:曹旭東QA實錄

Q:我們量產的產品大概什么時候能真正上線?

曹旭東:今年會有一些量產樣本產品上市,但不是簽訂量產合同。去年和今年我們都有較多的量產訂單,今明兩年陸續(xù)有多款量產自動駕駛產品上市。2022年大規(guī)模的量產自動駕駛會上市。

Q:2024年如何實現(xiàn)單車盈利?

曹旭東:出租車的成本結構中,最貴的成本就是司機,每個司機每年按10萬元成本來計算,5年就是50萬元。根據摩根斯坦利給Waymo做的報告,美國司機每年成本6萬美金,5年就是30萬美金。

我們再具體到中國,想要實現(xiàn)盈利,就要把司機或者安全員的成本降下來。有沒有可能把原本的50萬元降到5萬元?是有可能的,這必須把車端的安全員去掉。

去掉安全員后,自動駕駛可能還會額外增加一部分成本,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這些量產的傳感器加起來成本可能也就千元級別。當然,Lidar的價格還是挺貴的,之前大幾十萬,現(xiàn)在小幾十萬,但這個數(shù)字正呈快速下降趨勢。我們只需要裝一個預計2024年價格會進一步降低。

另外一部分成本是計算芯片成本,我們估計那時候要實現(xiàn)L4,算力要達到100T~1000T,成本會降到1萬元多一點。長期來看,如果能把安全員去掉,“飛輪式”L4新增的這部分的成本,一定可以控制在50萬元以內的。

Q:Momenta是如何思考商業(yè)模式上的從0到1、以及技術和數(shù)據儲備上的從1到N的?

曹旭東:公司內部認為2024年是我們的爆發(fā)期,首先就是要在蘇州做到單車盈利,相當于RoboTaxi技術從0到1,以及商業(yè)從0到1已經被完全驗證了。

但從1到N快速擴張的話,還需要具備數(shù)據和資金兩個關鍵性因素。數(shù)據角度來講,我們在蘇州積累三四年,數(shù)據量可能就夠了,但后續(xù)到其他城市,還需要陸續(xù)積累三四年的數(shù)據。這樣加起來十幾年過去了,整個技術、商業(yè)上的領先性,很容易快速被擴散和稀釋掉。

所以一定要先把各個城市數(shù)據處理好,1到N驗證完后,就可以擴張到多個城市,這個數(shù)據儲備由Mpilot完成。Mpilot今明兩年開始亮相,2022年大規(guī)模亮相,2024年在全球范圍內呈現(xiàn)規(guī);,如此完成各大城市的數(shù)據儲備。

資金角度來講,假設在2024年到2030年之間覆蓋中國一二線城市,大概需要百萬輛RoboTaxi的規(guī)模,每輛車傳感器價格假設30萬元,也需要3000億元的資金量。自有資金很難達到這個量級,如果能調動社會資本的話,完成大量擴張就簡單很多。

我們先在蘇州打造樣板模式,保證參與的車企、運營方、地方政府等各方都能賺錢,后續(xù)在其他地方就可以采取加盟模式,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復制。我們先得保證單車盈利,后續(xù)各方如何分成,可以再談。

如果沒法在短時間內形成大規(guī)模的1到N的復制絕對不行,就算商業(yè)模式領先、技術領先,10年之后你所有的領先性也會被全部擴散掉。

Q:未來我們的RoboTxi會對公開放嗎?

曹旭東:會對外開放。今年我們拿到了測試牌照,計劃年底和蘇州政府做商業(yè)化試運營,希望以一個穩(wěn)步謹慎的方式逐漸開放,明年會大規(guī)模對外開放。

Q:未來在蘇州或者在其他城市對外開放,會不會成立第三方公司來運營?

曹旭東:要不要在擴張時成立第三方公司來運營,本質上這個不是關鍵問題。我們擴張時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商業(yè)模式,如何讓合作伙伴分到錢是最關鍵的,保證各方利益的商業(yè)模式是靈活的。

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我們的理念是,在從0到1的技術和商業(yè)模式完全驗證之前,先不做大規(guī)模擴張。因為從0到1還沒被驗證時,做1到N,一定會耗費大量資源、燒大量錢,來達到擴張的目的。但這個擴張不會帶來多大收益,反倒會虧損大量資金。

作者: 張男 來源:億歐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